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5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2项,省部级项目18项,累计科研经费2246万元。
国家级项目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执行时间 |
获批经费(万元) |
负责人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高铁沿线滑坡隐患超前识别与风险动态感知研究 |
2025-2028 |
44 |
邱海军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基于树轮多指标祁连山北坡过去200年青海云杉生长抑制预譥信号及机理研究 |
2025-2028 |
45 |
徐国保 |
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河流溶解有机质与浮游食物网的互馈作用及对水文情势的响应机制 |
2025-2028 |
45 |
程丹东 |
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虚拟星座与AI支持的湖泊蓝藻水华数据重构与未来短期预测 |
2025-2028 |
44 |
谭振宇 |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额尔齐斯河流域季节内短时快速融雪监测及模拟改进 |
2025-2028 |
44 |
吴雪娇 |
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黄土高原典型坝库泥沙有机碳分解过程及其驱动机制 |
2025-2028 |
47 |
姚毓菲 |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黄土高原小流域切沟发生与早期演变机制 |
2025-2028 |
47 |
王春梅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群发性浅层黄土湯坡对流域产流产沙的叠加放大效应研究 |
2025-2028 |
47 |
吴松柏 |
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黄河中游钼矿废水对河流水生态健康的影响效应及关键污染物识别研究 |
2025-2028 |
47 |
林奕杉 |
1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地下水溶质反常运移过程中变弥散条数的非局域模型优化研究 |
2025-2027 |
30 |
焦甜 |
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黄土高原洞穴侵蚀地貌的形态结构、发育机制和影响研究 |
2024-2027 |
46 |
胡胜 |
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黑河中游灌溉效率悖论的尺度效应及社会水文耦合机制研究 |
2024-2027 |
51 |
蒋晓辉 |
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基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和动态参数变化的四维地震响应研究 |
2024-2026 |
30 |
李琳 |
1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基于量子点指纹图谱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水体抗生素检测方法研究 |
2024-2026 |
30 |
段倩囡 |
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山区降水到树轮的氧同位素高分辨率转换过程及机理研究 |
2024-2026 |
30 |
樊荣 |
1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河流潜流交换变化机理及其水生态效应 |
2023-2027 |
272 |
宋进喜 |
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藻菌共生体系中汞赋存形态及甲基化的微藻调控作用与机制研究 |
2023-2026 |
54 |
张星 |
1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煤矿采空区黄土滑坡地表形变与地形演变研究 |
2023-2026 |
50 |
邱海军 |
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河流潜流带水交换对硝酸盐迁移转化的作用机制 |
2023-2026 |
58 |
张妍 |
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秦岭森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微生物机理 |
2023-2026 |
53 |
赵发珠 |
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老化微塑料负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水生生物食物链传递作用及机制 |
2023-2026 |
53 |
李琦 |
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北洛河悬浮泥沙对浮游植物群落影响机制研究 |
2023-2025 |
30 |
田雨露 |
2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基于lc-excess平衡法的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地下水补给机理研究 |
2023-2025 |
30 |
向伟 |
24 |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子专题 |
黄河上游、祁连山北坡-河西走廊诸河流域重大山洪灾害综合考察与风险评估 |
2022-2024 |
200 |
宋进喜 |
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冰川流域硅元素的输移过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
2022-2025 |
56 |
李向应 |
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唐古拉冰川雪冰中硼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2022-2025 |
60 |
黄华宇 |
2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周丛生物对河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污染的响应特征及转化机制 |
2022-2024 |
24 |
郭家骅 |
2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渭河潜流带无脊椎动物-细菌协同驱动的溶解有机质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
2022-2024 |
24 |
程丹东 |
2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高鲁棒遥感影像深度时空融合模型研究 |
2022-2024 |
24 |
谭振宇 |
3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黄土丘陵区淤地坝沉积泥沙有机碳矿化及对溃坝扰动的响应机制 |
2022-2024 |
24 |
姚毓菲 |
3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课题 |
黄河流域土壤-植被-水文相互作用与水土过程 |
2021-2024 |
169 |
宋进喜 |
3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 |
黑土农田浅沟向切沟发展空间预测 |
2021-2026 |
120 |
王春梅 |
省部级项目
序号 |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 |
执行时间 |
获批经费(万元) |
负责人 |
1 |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极端气候干旱对秦岭地区天然林树木生长和碳收支影响 |
2025-2027 |
50 |
徐国保 |
2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实验室重点项目 |
变化环境下渭河流域生物活性氮迁移转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
2025-2027 |
20 |
李向应 |
3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协同供给能力及优先保护研究 |
2025-2026 |
5 |
荀斌 |
4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
基于分子水平的不同城市和背景地区棕色碳气溶胶化学组成与吸光机制研究 |
2025-2026 |
5 |
张兴华 |
5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
耕地“非粮化”作物遥感识别机制与方法研究-以汾渭平原为例 |
2025-2026 |
5 |
孙佩军 |
6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 |
黄河中游输沙支流悬沙遥感监测与空间溯源研究——以无定河为例 |
2025-2026 |
5 |
郭兴建 |
7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 |
短链PFAAs-纳米塑料在水生食物链中的联合毒性效应及机制 |
2025-2026 |
5 |
李茜 |
8 |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老化微塑料负载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水生生物食物链传递作用及机制 |
2024-2026 |
50 |
李向应 |
9 |
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一般项目 |
基于高精度水生生物食物链/网演变的流域水沙关系调控研究 |
2024-2025 |
10 |
田雨露 |
10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
集成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的小麦长势自动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 |
2024-2025 |
8 |
袁笑甜 |
11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
煤矿采空区黄土滑坡灾害风险超前感知与动态监测研究 |
2024-2025 |
6 |
邱海军 |
12 |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 |
秦岭林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与碳汇功能提升的共赢技术体系研发 |
2024-2025 |
6 |
赵发珠 |
13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 |
基于环境DNA宏条形码评估矿山废水污染河流水生态健康状况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
2024-2025 |
5 |
林奕杉 |
14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 |
基于样本分析和数值模拟的黄土高原冰雹形成机制研究 |
2024-2025 |
5 |
李潇斐 |
15 |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项目 |
黄河典型流域水生态系统调查与评估 |
2023-2024 |
70 |
宋进喜 |
16 |
引汉济渭联合基金项目 |
基于引汉济渭调水规模下的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恢复效果研究 |
2022-2024 |
10 |
宋进喜 |
17 |
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 |
古树名木灾病变检测和预警系统研发及应用 |
2023-2026 |
20 |
徐国保 |
18 |
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 |
冰冻圈灾害数值模拟分析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
2023-2026 |
20 |
吴雪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