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创新论坛“高海拔复杂下垫面径流形成机制与水文过程”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量:

 2025年3月13日(星期四)15:30,由我校科技处、校科协主办,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安市黄河流域环境模拟及生态健康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西北大学“创新论坛”第一千八百八十五讲在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城市与环境学院516会议室举行。王根绪研究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以及四川省科学与技术带头人。现任山区河流保护保护与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四川省政府参事、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及生态水文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王根绪研究员应邀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学生作了题为《高海拔复杂下垫面径流形成机制与水文过程》的报告。本次讲座由宋进喜教授主持,我院师生积极参与。

宋进喜教授主持讲座

报告现场

 首先,王根绪研究员指出,现阶段高海拔复杂水文地理学研究面临三大难题:(1)水循环过程及其时空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与形成机理不明;(2)多因素协同作用下径流形成的过程与机制尚不明晰;(3)基于机理的高精度山区河流生态水文模型仍较为匮乏。

王根绪研究员作报告

 接着,王根绪研究员分别从高山/高原冰冻圈径流形成机制与水文过程模拟、亚高山森林植被带径流形成机制与水文过程模拟、西南山区流域洪水预报系统、西南山区高寒流域水沙过程模拟四个方面进行介绍。在报告中,王根绪研究员指出了当前高海拔地区水文预测模型的局限性,并根据蒸散发、热力场、重力场、渗透率、导水率等因素之间的复杂水力联系,详细介绍了新模型的建立方法。

 最后,王根绪研究员根据新模型对西南山区的无资料流域以及高寒流域的水文过程进行预测模拟,结果显示新模型的模拟精准度远高于现阶段常用模型。与此同时,王根绪研究员对本次报告内容作以总结并强调了地貌因子、水沙连通性等因素可能对模型产生的影响。

交流讨论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就报告内容踊跃提问并发表见解,王根绪研究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最后,由宋进喜教授对本次报告作出了总结。至此,本次创新论坛圆满结束。